首页

女王调

时间:2025-05-29 15:34:00 作者: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达到44.07% 人口规模达4.4亿 浏览量:26928

 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,中国科协公布一项最新调查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提升至15.37%。同时调查发现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44.07%,人口规模达4.4亿。

  此前,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仅判定和分析具备科学素质的情况,为进一步细化分析公民科学素质的层次结构,本次调查开展了“具备高阶科学素质”“具备科学素质”“基本具备科学素质”等公民科学素质分级评价。

  根据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(2021—2035年)》对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定义,科学素质调查问卷总分100分,考察科学知识(40分)、科学方法(20分)、科学精神与思想(20分)、应用科学的能力(20分)等四个方面,并按科学素质测评得分高低进行层级划分:

  得分超过85分为“具备高阶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很高,各维度发展均衡;得分超过70分为“具备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较高,具备良好的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。这两类人群达到科学素质的较高要求,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力军。

  科学素质测评得分超过55分为“基本具备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具备科学素质的基本要求,具备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,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人才资源基础。

  科学素质测评得分低于55分(不含)为“具备较低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较低,需进一步全面夯实科学素质发展的各方面要求。

  关于开展分级评价的重要意义,中国科协解读称,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是一个连续发展状态,通过分级评价,能更精确反映实际情况;利用分级评价结果,能更有效指导科普实践;开展分级评价,也能更好回应社会关切。

  2024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:公民具备高阶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.30%,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.37%,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44.07%,这三类人群大致呈现出1:7:19的金字塔式分布。

  进一步分析发现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人群体现出规模庞大、水平适中、应用优先三个特征。其中,规模方面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对应18-69岁人口规模达4.4亿(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),占比超过四成。

  总体来看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人群能够适应时代发展、科学生产生活需要,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规模庞大的人力资源基础,也为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夯实根基。

 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。中国科协自1992年起组织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,迄今已完成14次全国调查。2022年,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纳入国家统计公报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丹麦“400年文化遗产”突发大火!建筑物标志性尖顶被火海吞没

综上,第一个特点是大多数国家在教育大众化阶段都存在的,而第二、第三个特点为中国独有。目前,我国的高等教育要适应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,调整任务较为艰巨。以类型结构和学科结构为例展开来说——

泰国副总理普坦:交流合作和相互尊重使泰中关系更加紧密

此外,腾讯运用人工智能、游戏科技等数字技术,打造以“数字化+云化+AI化”为核心的“工具箱”,深度参与到文物采集、存储、修复、展示、管理、服务等各个环节中,通过“科技入圈、文物出圈”,助力文化遗产“活起来”“传下去”,推出三星堆智慧博物馆、敦煌“数字藏经洞”国际版、“数字长城”等互动数字产品,让全球用户超越时空、沉浸式领略中华文化。

德国2月通胀率同比上涨2.5%

笔者认为,伏日来源和用犬祭祀的东方西方说均有可取之处,完全可以融汇一体。秦人在东海时发展出用犬祭祀的习俗,西迁关中后仍保留这一传统。秦国立国后,在与波斯地区的交往过程中吸收了拜火教中的旱妖概念,对拜火教教义中的犬能驱邪观念也感觉相当亲切,故结合自身用犬祭祀传统,最终将东西方文化融为“伏日”概念,随后就有了延续至今的“三伏”之名。

第十九届“中国芯”优秀产品征集结果在横琴发布

2024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到,过去一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.1%,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。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,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.4%……这一系列数据,在贵州这个曾经的脱贫攻坚主战场、如今的乡村振兴热土上,在不断涌现着一线生动鲜活的故事中得以验证。

上海成为中国首个固定资产投资破万亿元的一线城市

目前,青海省税务系统各级税务部门承接49个村的帮扶任务,派出81名驻村干部。今年以来,该省税务系统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70余万元,消费采购农副产品近200万元,全系统600多名干部与群众结对认亲,为结对帮扶户捐赠物资10万余元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